原生之罪第5集劇情
第5集
另一個聚集地,余震中有人控制不住的叫聲喚醒了昏迷的小登,她的頭上的傷口不知道被那個好心人簡單的包扎了,躺在一堆不認識的人當中。周圍有很多失去親人的小孩,哭鬧聲此起彼伏,小登卻沒哭,當有人問起她的親人在哪里,她只是沉默的搖頭。
幾天后,解放軍陸續(xù)到達,醫(yī)療救助和食品開始分分散到各個聚集地。主要交通干道開始清理,官方的消息一一發(fā)到民間。人們開始有秩序的搜尋遇難者的尸體,打探親人的消息。歸來的司機帶來了
很快,政府號召當地居民掘出震后被親人倉促掩埋的尸體,以便集中處理。李元妮得知消息以后,拖著傷腿在各處不顧惡臭打探是否有人看到過小登的尸體,可是沒有人知道,絕望中,小登也許生還的可能性帶給了李元妮一絲希望,她開始的瘋狂的尋找,最終筋疲力盡的倒在廢墟。
為了救治,傷員開始被送往天津,大連等附近的城市,鑒于小達的傷勢嚴重,如果得不到良好救治會有截肢的可能,李元妮只得陪同小達隨軍車前往天津。部隊的大卡車上擠滿了傷員和親人,像是逃難的難民,李元妮抱著小達坐在卡車角落,車開了,廢墟慢慢變遠…
醫(yī)院,小達終于醒來,但是因為傷勢嚴重,右手留下了永遠的殘疾。與此同時,遠在唐山駐軍收留處的小登也感覺到右手劇痛,雖然醫(yī)生查不出病因,但是小登從此以后開始只能使用左手。
76年秋天唐山已經開始震后重建,部分工廠恢復生產。失去家園的人們住在搭建的臨時住所內,生活又繼續(xù)了下去。
某解放軍臨時孤兒院里,傳來孩子們朗朗讀書聲,只有小登趁大家不注意溜了出來。其實,小登一直都知道,她的媽媽和弟弟都沒死,只是因為媽媽在關鍵時刻選擇了弟弟,她下定決心不再和她們有任何聯系。但是,她一直都惦記著地震前就出了遠門的爸爸,不知他的生死,總是不甘心。這一天,小登終于找機會跑了出來,往萬師傅工作的貨運站跑去。
一路上都是廢墟和待建的工地,小登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貨運站的原址,那里也殘破不堪,只是因為大部分是停車場,受損面積較小,已經恢復運營。一些工人進進出出,小登躲開了他們的視線往里走去,卻看見貨運站墻上貼著的訃告里,白紙黑字寫著萬師傅的名字。這幾個字是她一開始識字就會寫的。小登看到了父親的名字,半天反應不過來。有工人看見她站著,依稀覺得有點眼熟,但叫她,小登拔腿就跑了。
小登跑開時與前來貨運站的李元妮交錯而過。李元妮剛帶小達從天津養(yǎng)傷回來,今天,她特意過來領了萬師傅的遺物和撫恤金,并且被告知組織上會給她安排新的工作,讓她不要著急。
李元妮離開貨運站,走回自己已成廢墟的家,她在廢墟里撿了些能用的東西,將路邊采的野花放在廢墟上擺著的萬師傅的遺像上。遺像旁邊還有一家四口最后一次合影,和一張字條,那是李元妮留給小登的。因為沒找到遺體,李元妮總是不信小登真的死了,還在抱著一線希望尋找,希望小登只是被砸的失去記憶,總有一天能想起回自己的家。
李元妮走后,小登悄然從殘墻斷壁間現身。走到照片前,仔細的看了看留給自己的字條,又把字條放回原處,只拿起了全家人的合影。她轉身要離開,忽然發(fā)現被翻出來的東西里露出了那個萬師傅在游樂場贏回的小布偶,走過去撿起揣在兜里,又消失在來時的路上。
李元妮回到和小達在臨時搭建的住所生活。上面的領導安排她去附近工廠還在營業(yè)的食堂當開票員。小達在臨時搭建的學校上課。很多喪失家園的人住在這里,借助簡陋的工具生活著。
小登回到孤兒院的時候,被學校的老師
休息時,董桂蘭和孤兒院的負責人聊起了小登,負責人告訴她,小登來到孤兒院后,幾次被問到她是不是還有親人,她從未回答,不知道她究竟是震后失憶,或者是孤兒,同情之余,也沒有追問過,于是她就像其他失去親人的小孩一樣,留在了孤兒院里。
董桂蘭的丈夫
李元妮自從回唐山,就一直在苦苦尋找小登,她一直在打聽孤兒收養(yǎng)的地方。每天一有時間就去各個孤兒站。在孤兒院眾多和小登年齡相似的孩子里找著,生怕漏掉了女兒,可是每每失望而歸。已經傷愈的小達感覺自己被母親忽視了,自從震后,小達一直很沉默,用殘疾的手照顧自己。但是上課時已經不能聚精會神,用左手寫字寫不好,會對自己發(fā)脾氣。這些李元妮都沒注意到。李元妮尋女未果,回到住所只能無奈的借酒消愁,喝多了就抱著小達長吁短嘆,時不時的哭泣,小達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母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