濮存昕邀來自己知青時代的“男神” 與食指一道“相信未來”
1月2日,《聽見美——濮哥讀美文朗誦會》在保利劇院登臺,如同一場從不失信的約會,濮存昕在老地方和老朋友與新伙伴,舉著文學(xué)的火燭相見。
正如主持人白巖松在開篇時所說:“‘聽見美’,可以讓我們暫時忘記疫情下的焦慮,重拾心中的美好。”舞臺上,濮存昕、食指、黃宏、吳京安、白巖松等人聯(lián)袂登臺,作為演員、詩人和主持人,他們集體感謝觀眾選擇了這樣一場并不“娛樂”的演出。
上半場的演出集中于經(jīng)典詩歌,下半場則聚焦戲劇,最終串聯(lián)成一場詩歌與戲劇的交響。濮哥說:從功利的角度來看,文藝與文化或許是“無用之學(xué)”,但它可以“統(tǒng)領(lǐng)人的情趣”,“在我們可以獨立支配自己審美選擇、價值選擇的時候,美感的光亮便可以照見內(nèi)心”。
都說這是一場充滿“昕”意的演出,處處體現(xiàn)了濮存昕的用心和策劃。久未露面的詩人食指應(yīng)邀來到現(xiàn)場,他與濮哥攜手演出了自己的經(jīng)典代表作。對于濮哥而言,詩人食指或許在某種意義上是他知青時代的“男神”。而濮哥的崇拜,很大程度上來自那首《相信未來》。后來的日子中,他又在食指詩選中讀到了長詩《魚兒三部曲》,濮哥說,那是一首對生命悲情的禮贊,魚兒心有不甘,可它又急切地渴望生命同冰塊一起消亡,這種高貴的品格令人動容,也令人共鳴。
此前,濮哥曾去食指先生家一起排練,得知74歲的詩人食指仍在創(chuàng)作。他說,當(dāng)食指先生坐在對面的小馬扎上給他讀詩時,十分感動,”我們演員讀詩時更多注重詩歌情緒的表現(xiàn),但詩人讀詩則是另一種境界……”當(dāng)晚,花白頭發(fā)、一襲紅衫的食指先生緩緩走上舞臺,掌聲雷動間,他與濮哥共同朗誦了自己的長詩《魚兒三部曲》。
黃宏依然帶來了那首經(jīng)典敘事長詩《理發(fā)師》。吳京安的《父愛》則是他的經(jīng)典篇目,他以真摯誠懇再現(xiàn)了南極零下40度中企鵝爸爸堅定無言的父愛。
演出的下半場,舞臺上飄下的詩卷悄然收起,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代表著戲劇感的燈架。濮哥帶來了《李爾王》的片段,舞臺上,他化身為哀怨絕望的李爾王,以厚重的嗓音展開了一場充滿怒火與咒罵過后無助乏力的“天問”。
同樣出自莎士比亞的手筆,話劇《奧賽羅》則由上海著名導(dǎo)演陳薪伊的全女班演繹。據(jù)悉,演員們?yōu)榱烁訙?zhǔn)確地塑造出男性角色的人物形體和神態(tài),經(jīng)過了近兩個月的反復(fù)揣摩和刻苦訓(xùn)練。
另兩部戲劇作品則分別是黃宏和他的女兒聯(lián)袂帶來的《上甘嶺》片段,以及吳京安攜孩子們演繹的《原上的星》片段。演出的最后,所有演員和觀眾共同朗誦起食指先生的那首《相信未來》,祈愿2022一切安好。
圖片/主辦方供圖
文/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佳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