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七月與安生》歷盡千帆歸來,七月與安生,早已不是少年
自從《七月與安生》電視劇開播以來,和多人就拿電影版的和電視劇版的來做對比。這兩個小編都看了,怎么說呢?各有特點吧,不然在電影版取得那么好的成績之后,電視劇版的為什么還有播放呢?
由周冬雨和馬思純飾演的安生與七月,可能是因為電影的原因,也可能是一下子就可以看到尾的原因,整個電影給我的感除,就是那種沉重的悲哀感,對,就是沉重。在電影短短的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,兩個女孩子的人生仿佛是雙生花,雖似是一體,但是又開向了兩面。對于安生來說,歷盡千帆歸來,早已不是少年。而對于七月來說,似乎只有生命終止,才能算得上是解脫。
《七月與安生》電影版當時播出后,看完的人應該都深有感觸,所以當馬思純和周冬雨雙雙榮獲金馬獎,大家都覺得是實至名歸。最近,由沈月和陳都靈出演的《七月與安生》電視劇版的也出來了,相對于影視版的,因為時間上足夠充裕,所以情節(jié)方面也就設計得更加細致了。
初看沈月的形象,感覺并不是屬于安生那種鬧騰的性格,是后來在她和七月在餐館中設計想要“坑”她舅媽的時候,才發(fā)現(xiàn)了沈月的那種“鬼機靈”勁,而后來她在酒吧里蹦迪的時候,安生的那種感覺就出來了,一個典型的跳脫形象。沈月飾演的安生,她身上有其實沒有反骨,本性就是善良的,只不過因為家庭的原因,她得在別人面前偽裝自己的瀟灑。其實七月的到來,更多的是她感情的一個慰藉與棲息之地。
陳都靈本身看起來就文文靜靜的,所以氣質(zhì)也與林七月相近,所以在劇中看她演繹七月這個角色的時候,也沒有啥突兀點。整個劇的話,到目前看起來還不錯,出了男主第一次出場感覺有點尷尬以外,后期對于掙扎在七月與安生之間的那種糾結(jié)的喜歡,也是通過神情在劇中有所體現(xiàn)。有的人還說電視劇的劇情挺快的,感覺不到六集就開始出現(xiàn)人物生活的分界點,不知道后面會有怎樣劇情修改。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